紅包越大越好
已經初六了,但昨天晚上我想到紅包的事情。對於紅包的包法,從年輕時就有一個不同的想法,包的方式是隨著對方年齡的增長而增多。例如親戚小朋友,小學一年級,我包一百元,二年級包二元,但這樣也許太慢了,可以換成,小學一年級100元,二年級300元,三年級500元……六年級1000元;到了國一,1600元,國三2200元;高一2600元,高三3200元………類似這樣的級距。而且到了大學還有。
每年春節都會接老媽來我住的地方過年,提前一兩個禮拜就接來,到了除夕兩人吃完團圓飯,我們仍保有習慣互相包紅包。對於這個習俗我也會早先規畫,一個禮拜前也在附近的郵局換了新鈔,這次換了特別少,預計表哥的小朋友不一定會來,我連千元的新鈔都沒換,心想現在提款機提出來的都已經是很新的鈔票了,所以只換了幾張500和多一些100元的新鈔。
會特別換新鈔是因對過年的新鈔有小時候的記憶。過年時拿到紅包,第一個是爸爸媽媽包的,在還看不懂字時,打開紅包拿出鈔票,是被上面的幾何圖型吸引,還有它的氣味,及平整稍硬的質感,看起來很精緻,是一件藝術品。那時新鈔對我的價值就是很漂亮的藝術品,而且是爸媽給我的禮物。除夕年夜飯後的紅包,睡覺放在枕頭底下,像一個寶物一樣。
今年兩人的年夜飯,吃完後我們都拿到「壓歲錢」,我喜歡這種儀式感,準備了新鈔,新的紅包袋。現在我喜歡素面的那種,不要任何花紋和話語的。祝福老媽身體健康、生活自在。
今年沒有機會包給其他人了,我的方法也一直沒有機會執行。覺得越是長大才越需要錢,買些自己的奢侈品,青春期會比國小需要更多的錢。小朋友根本不知道錢,且也是被父母收走,那我就想包少一點,因為那沒有實質用處,大一點的親戚我希望這紅包對他們有實質的幫助,且越多越好,如果我能力的話。我的青春期也是這麼想的,紅包越多越好。
我只是在想,如果真的包100元,會不會被罵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