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歡划經橋下
最近在綜藝節目藝人的談話中,聽到了一個名詞,傷心乳頭症候群 Sad Nipple Syndrome,這個名稱在綜藝節目被提起一定會引起很大的節目效果。查了一下,這太概是說有一小部分女性,我猜,乳頭被觸碰時會伴隨著興奮、噁心、憂鬱、沮喪、難過感,會有刺激的部分也有反感的部分,目前不是心理疾病,可能只是個網路命名,有人出現過這種現象。最近看社群媒體時也有這種感覺,太概是羡慕、憂鬱、反胃的感覺,所以就是有喜歡的部分,也有不適的部分,可能是一種又愛又恨吧,例如看到別人去國外划船就會羡慕,但看多了才感到也有一種反感,也許我要的不一定是想去這麼遠划船。
閱讀部落格相對於逛社群媒體就像潛水。我不懂潛水,但我喜歡划船經過橋下,走水路,一直走,有連續性。在家附近的鯉魚潭湖泊也有一小段行人步行的橋,也是少數地型阻隔變化的位置,不然整個小湖泊沒什麼變化,沒什麼可藏匿的地方。
划過這個區域時,我會鑽進橋下繞到橋的另一側,那是一個淺水區,然後我的槳就需更水平的划以避免槳面敲到水底,心會痛。水平地划,一進去就要水平地划了,這區域不大,划個五、六下就需轉彎了,左轉沿著岸,再來目前我會緊急再左轉,算準角度進入另一座更小的人行步橋下的橋墩區。由於步橋更小且蜿蜒,所以橋墩很緊密,幾個兩兩相伴的橋墩形成像隧道一樣的路,水路,狹窄低矮,所以剛進去時的第一個轉彎就是重點了,要能轉進去且不讓船和槳敲到銳利的水泥橋墩就是技術了,就是好玩的地方。所以我喜歡橋下,這裡有變化。
我也喜歡穿越像基隆河的橋下,像大沐老師說的,頭頂的橋是大馬路,是高速公路,是捷運,而我們走水路,經過橋下,反差很大,一種早期淡水河系航運船隻的走法。小咪也喜歡橋下,記得在台南划運河時,每經過一座橋她都要拍照,我記得她的笑容,但這是另一件傷心的故事。
但我好像是要寫部落格和社群媒體的事。閱讀每個獨立的部格就像經過一座橋下,太陽大時橋下是很好的遮陽處,有橋墩,橋墩造成了水流的變化;要控制船不要撞上橋墩。橋下偶爾也是好的下水點,那代表離馬路很近,開車、載船、下水,幸運的話還會有人工的碼頭,那就可以停一下,有地方扶,可以勾船,喝個水,吃吃喝喝,整理一下船,聊個天,等一下還沒跟上的夥伴;想上廁所的話,這時也可以下船,上岸,找個草叢;遇到人,也許是行人或釣魚的人還可以聊個天,這就是橋下做的事。每個人的部格就是橋下,可以停一下,停留,聊天,閒逛,照顧自己,很不錯的地方。
我要說的是部落格就是橋下,我划船經過橋下,有趣的地方。